St Jame's Settlement

Site Loading
close searchBtn
搜尋
新聞中心
聖雅各福群會 藝想 《我們的故事-陶塑記憶》第二輪公眾活動 《同塑陶日》做一天陶藝創作人 開放工作室|作品展示|錄像放映|大型泥塑創作|故事杯創作|有獎比賽
聖雅各福群會 藝想 《我們的故事-陶塑記憶》第二輪公眾活動 《同塑陶日》做一天陶藝創作人 開放工作室|作品展示|錄像放映|大型泥塑創作|故事杯創作|有獎比賽 2019-05-08
聖雅各福群會 藝想
《我們的故事-陶塑記憶》第二輪公眾活動
《同塑陶日》做一天陶藝創作人
開放工作室|作品展示|錄像放映|大型泥塑創作|故事杯創作|有獎比賽

踏在1260溫度的陶土上
走進回憶的地圖
青綠、鮮黃、紫紅、茶褐
不經不覺
我們一起經歷了春夏秋冬
一同分享 一起創作
以陶土烙印
彩虹色的故事
 
5月是夏季的序幕,大大小小的花草樹木開始盛開,綻放出屬於夏天的繽紛顏色。《我們的故事-陶塑記憶》已經共同經歷了四個季節,來到第二年,也慢慢步入作品盛開的時期。
 
誠邀大家於5月25日一起參與第二輪公眾活動——「同塑陶日」。當日聖雅各福群會藝想將會開放工作室,為公眾準備一連串免費陶泥節目包括:《我們的故事》15對創作夥伴的作品展示、過程錄像放映、「故事杯」創作、有獎陶泥比賽、集體陶泥體驗。深信欣賞藝術和參與創作是不用分年齡、背景、學歷和能力。就帶著你的好奇心,出席「同塑陶日」,做一天陶藝創作人!
 
「同塑陶日」是《我們的故事》的核心公眾活動,第二輪的「同塑陶日」繼續為大家籌備有得玩、有得看、還可以親手體驗的陶藝工作坊,讓公眾親身感受陶泥帶來的樂趣。《我們的故事》當中的15對創作夥伴,由藝想的陶藝師傅仔(復康人士)加上來自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組合而成。每對夥伴的作品都天馬行空,獨一無二,陶泥盛載著夥伴之間大大小小的相處與對話,述說著每一對朋友之間獨特的故事。透過接觸陶泥,期待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時亦拉近大眾與復康人士的距離。
 
 
「同塑陶日」活動細節如下:
活動日期:2019525 (星期六)
時間:中午12時至下午5
地點:灣仔石水渠街85號六樓  藝想
活動大綱:開放工作室/作品展示/錄像放映/陶泥體驗/故事杯創作/有獎比賽
  1. 《我們的故事》作品展示及創作記錄
我們將展出共15組創作夥伴的陶瓷作品以及部分未完成的作品和過程。題目圍繞「花、鳥、蟲、魚的願望」、「遇見工作中的你」和「給親人的一封信」;三個階段、三個主題,邀請你細細聽,慢慢看,在這些陶泥創作背後,無數個故事關於人和人之間的小故事。
 
  1. 「故事杯」公眾參與作品
雙手拿起一個陶瓷杯子的時候,你會想起什麼?柔軟的陶泥經歷1260的高溫後,會轉化成堅固的陶瓷。誠意邀請你一起延伸《我們的故事》,用一團陶泥,經由你一對雙手的溫度,親自做一個陶瓷杯子,盛載一個屬於你和另一個人的故事。《我們的故事》不只是關於15對參展夥伴的故事,希望你也可以透過此計劃,發掘更加多人和人之間的小故事。你的「故事杯」會成為一件集體創作作品,公開展出。(參與者可於計劃完結後取回自己的作品, 參加名額有限,先到先得,詳情請留意Facebook公佈)
 
  1. 大型泥塑薯蛋人創作
藝想的薯蛋人你可能有見過,但薯蛋人的創作過程,你又有否參與過?我們希望當天每一個參與者都會是一個共同創作者,一起創作一個大型的泥塑薯蛋人!薯蛋人有多大?能否打破去年3米長的紀錄?就看看我們一起同心的力量可以有多大!
 
  1. 百變陶泥體驗
陶泥一推一捏都可塑出獨一無二的造型。讓公眾用雙手去感受不同溫度的陶泥作品,當中各自帶著不同的質感,不同的聲音,不同的顏色,原來陶泥可以有那麼多的面貌!
 
5.陶泥鬥一番
陶泥帶著很強的可塑性,參與者將會組成小隊,發揮創意,以陶泥比拼一番,贏取免費參與藝想陶藝工作坊的機會!
 
 
  1. 泥印.手模
打開我們的手心,細細觀察,每個人的掌紋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地圖。陶泥可以記錄,我們將邀請參與者,將自己的掌紋,印在陶泥片上。經窯火燒製後,集合這些五彩繽紛的生命地圖陶泥片,成為展覽的一部分。展覽詳情,容後公佈。
費用:全免
 
*活動詳情或會有所改動,亦會應惡劣天氣而有特別安排,請瀏覽我們以下網址查閱最新動向:
Facebook專頁   : www.facebook.com/ourstoriesmemoriesinclay
網頁                        : sjc.sjs.org.hk
查詢電話                : 2831 3299
 
「我們的故事 – 陶塑記憶」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活動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圖片及說明:
圖片1&2 :公眾陶泥體驗活動 
我們希望25/5大家來做一天陶藝創作人,一起創造一個大型的泥塑薯蛋人! 
 
圖片3:陶泥鬥一番 
陶泥帶著很強的可塑性,參與者將會組成小隊,發揮創意,以陶泥比拼一番,贏取免費參與藝想陶藝工作坊的機會! 
 
圖片4:我們的故事:作品照 
作者:洪鳴謙(師傅仔)X 張啟新(陶藝家) 
 
圖片5:我們的故事創作夥伴合照 
[左]洪鳴謙(師傅仔)X [右]張啟新(陶藝家) 
 【給親人的一封信】 
鳴謙和Suzy用陶泥捏出了家人的樣子,燒製出家人最愛吃的食物,給親人寫了一封信。透過自己熟悉的陶泥,用1260度的高溫送給家人無限的溫暖。 
 
圖片6:我們的故事:作品照 
作者:劉海樂(師傅仔)X 馬穎章(沙畫藝術家) 
 
圖片7:我們的故事創作夥伴合照 
[左]劉海樂(師傅仔)X [右]馬穎章(沙畫藝術家) 
 【當陶泥遇上沙】 
海樂和馬仔在創作過程中不斷試驗,尋找當陶泥遇上沙經過高溫燒製之後所產生的化學作用。到底當陶藝師傅遇上沙畫藝術家又會產生什麼化學效應呢?  
 
*可於以下連結下載圖片: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TLK92LTQdgxsAVkxoG-dzw6W44_P-mXC?usp=sharing
 
關於《我們的故事-陶塑記憶》
《我們的故事-陶塑記憶》是由聖雅各福群會藝想(St. James’ Creation) 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資助的兩年的藝術項目。項目由著名陶藝家羅士廉先生策展,以陶瓷為創作媒介,並聯同15組來自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及藝想的復康人士(師傅仔)共同參與創作。透過三個階段的創作及展覽,讓公眾認識復康人士的藝術才能及為師傅仔創造快樂回憶。
項目統籌:聖雅各福群會 藝想團隊
策展人:羅士廉
十五對參展人:
第一階段【花鳥蟲魚的願望】
唐嘉汶(大學講師)X周嘉諾(師傅仔)︱蒙文雋(音樂治療師)X許家豪(師傅仔)︱
黃仲新(木藝師)X許泊(師傅仔)︱謝友捷(農夫/陶藝家)X歐鑑賢(師傅仔)︱
羅淑敏(大學教授)X郭百宜(師傅仔)
 
第二階段【遇見工作中的你】
謝錦榮(建築師)X蕭宇恆(師傅仔)︱張西美(纖維藝術家)X劉思奧(師傅仔)︱
林池(木藝師)X黃立江(師傅仔)︱簡瑞芬(陶藝家)X梁翠雲(師傅仔)︱
李慧嫻(陶藝家)X盧美珍(師傅仔)
 
第三階段【給親人的一封信】
馬穎章(沙畫家)X劉海樂(師傅仔)︱曾春燕(瑜伽導師)X黃震邦(師傅仔)︱
陳碧雲(燈光設計師及病理學專家)X朱寶和(師傅仔)︱
張啟新(陶藝家)X洪鳴謙(師傅仔)︱潘輝煌(陶藝家)X譚量雄(師傅仔)
 
關於藝想
聖雅各福群會藝想成立於1999 年,前身為復康服務陶藝工作室。我們的團隊主要由復康人士組成,以陶瓷為主要創作媒介,同時探索纖維藝術、視覺藝術及影像媒體的可能。多年來,藉著課程、展覽、講座及工作坊等,創造欣賞、溝通和連繋的機會,傳播快樂種子,為彼此帶來信心、動力與改變!我們參與逾100次香港及海外展覽,參觀人次超過300,000。自2005年起舉辦之藝術培訓課程近10,000節。
 
創作快樂人Happy Artisans
師傅仔擅長創作喜氣洋洋的小泥人,為觀眾帶來快樂,並在逾300 節工作坊中教授公眾人士。來藝想向陶藝師傅拜師學藝,除了學習創作技巧外,他們還會以身教去啟發大家活在當下、真誠愉快的人生態度。自2016 年新工作室落成後,藝想增設讓公眾人士參與的項目,讓藝術潤澤我們的社區。
 
2013年創作「教與育的種子百年樹人」戶外陶塑,設置於香港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花園。
2015年獲邀代表香港參與韓國「京畿世界陶藝雙年展」,共有兩組作品參展。
2016年獲邀參與「信樂吹來的風日本、台灣、澳門、香港交流展」並於日本滋賀縣立陶藝之森產業展示館展出。同年參與「人間–原生藝術展」台灣、日本、香港聯展,於台灣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出。
2018年獲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會邀請,參展「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大地予我」項目,創作多組作品,並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同好者及社區人士交流分享。
 
 
傳媒聯絡:
聖雅各福群會企業傳訊經理謝文慧女士
電話:2835 4321 / 9216 699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