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Jame's Settlement

Site Loading
close searchBtn
搜尋
新聞中心
We嘩藍屋 (藍屋建築群) 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卓越大獎
We嘩藍屋 (藍屋建築群) 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卓越大獎 2018-04-06
頒獎禮
與嘉賓合照
We嘩藍屋 (藍屋建築群) 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卓越大獎
 
(2018年4月6日— 香港) — 聖雅各福群會很榮幸We嘩藍屋 (藍屋建築群) 歷史建築活化計劃,奪得2017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卓越大獎」(Award of Excellence),是本港首次獲得此級別的文物保育項目。頒獎禮於今日假聖雅各福群會明華堂舉行,逾300人出席,場面熱鬧。
 
是次頒獎禮邀得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先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評審委員會主席兼曼谷辦事處文化部主任楊碧幸博士、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劉智鵬博士、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先生、聖雅各福群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李國寶博士、「We嘩藍屋」藍屋建築群保育活化計劃督導委員會主席羅建中先生、香港文化遺產基金會主席蒲美琪女士及藍屋居民權益小組代表禤四妹作主禮嘉賓。
 
藍屋建築群位於石水渠街、景星街及慶雲街,建於20至50年代的三幢唐樓(分別是藍屋、黃屋和橙屋)及毗鄰空地組成。在2006年,政府宣佈重新發展藍屋建築群,並欲將其發展成為旅遊點。經街坊與聖雅各福群會、社區文化關注、香港文化遺產基金會及多位專家跨界別一起努力後,藍屋建築群保育計劃破天荒獲准以「留屋留人」的原則下進行,至2017年復修工作正式完工。項目除了盡力保留及復修原有的老建築物外,最重要是把原有居民及社區網絡一拼保存下來,不但改善居民生活質素,同時為其他舊區重建起了示範作用。
 
We嘩藍屋承傳唐樓共同生活的模式,引入好鄰居計劃及兩間社會企業 – 「本地薑素食店」及「時間關係糖水店」,為活化後的藍屋建築群注入力量和生氣,也為社區共享經濟實踐提供共同參與的平台,營造成一個互助共享的小區。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致辭時表示,藍屋是獨一無二的保育項目,除了保留建築物外,亦將當時的住客一併留下,是保育歷史建築,也保育這裡的鄰舍互助精神及富有人情味的社區網絡。她希望未來的香港,儘管建築物比以前更現代化,仍然可以承傳著這份濃厚的人情味。
 
獎項評審委員會主席楊碧幸博士指出,「藍屋建築群」在灣仔這個被大規模清拆重建項目影響,並承受著全球最高地產市場壓力的地區,拯救了最後僅存的工人階級社區,這裡的居民、社工及保育人士所付出的努力,可說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草根倡導的保育運動」。而「留屋留人」的保育理念,更可啟發其他面對類似情況的地區。
 
該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李國寶博士感謝十年來發展局及各界的支持,才能成功地實踐藍屋「留屋留人」保育計劃。他鼓勵市民透過分享時間、技能及經驗,連結社區的生活方式,利己利人,傳於後代;同時亦提倡社區關係和社區網絡再生,建立社區互助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We嘩藍屋 (藍屋建築群) 歷史建築活化計劃包括留屋留人的居住三幢大廈外,向公眾開放地方包括香港故事館、「本地薑素食店」、「時間關係糖水店」及社區公所「時分天地」等,詳情可瀏 vivabluehouse.hk。

圖片1
藍屋奪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卓越大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評審委員會主席兼曼谷辦事處文化部主任楊碧幸博士(左二)頒發獎項。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左三)、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先生(左一)、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劉智鵬博士(右一)、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先生(右二)及聖雅各福群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李國寶博士(右三)。

圖片2
主禮嘉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右六)、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先生(左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評審委員會主席兼曼谷辦事處文化部主任楊碧幸博士(左七)、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劉智鵬博士(右四)、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先生(右五)、聖雅各福群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李國寶博士(右七)、「We嘩藍屋」藍屋建築群保育活化計劃督導委員會主席羅建中先生(左五)、香港文化遺產基金會蒲美琪女士(右三)及藍屋居民權益小組代表禤四妹(左四)一起與嘉賓合照,見證藍屋獲獎。


傳媒查詢
聖雅各福群會                                         
謝文慧                                                   
蔡少華  
電話: (852) 2835 4321                           電話: (852)
2833 4609
電郵: [email protected]                      電郵: [email protected]